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哈尔滨电力学校,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2002年晋升高职院校。五十年峥嵘岁月,半世纪奋斗欢歌,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电力行业发展为指针,与企业紧密合作,着力培养电力行业适需人才,学院在深化教学改革,积极为企业经济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成为国家职教百花园的一朵艳丽奇葩。
健全实验实训基地
高职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能人才。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晋升高职院校以来,学院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电力企业人才需求为设计标准,突出先进性、适用性的特点,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建设成能够满足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要求的校内实训实践教学场所5处,实验、实训室49个,在建实训室13个,以建设125MW、200MW、300MW、6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220KV变电站操作系统设备为突破口,淘汰陈旧过时的仪器设备,加快实习实训设备现代化的步伐,逐渐提高学生实训实习条件,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院是黑龙江省第一家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和授权的火力发电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也是黑龙江省发电运行和变电运行职业技能鉴定站,同时学院也成为哈尔滨地区惟一一家全国制图远程资格培训、考试的组织单位。功能完备的技能鉴定站现可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等专业进行初级、
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个级别和电气、汽轮机、锅炉运行等72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为适应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学院一部分实践性教学必须在生产一线完成,学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借助企业不断拓展教学空间,满足强化学生技能需要,先后与哈尔滨电业局、绥化电业局、华电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公司等14个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成与学校专业相匹配的12个校外稳定实习基地。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了学院实践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培养电力企业适需人才
学院在建设中始终将企业需求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配置,优化师资队伍,研究探索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努力和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合理设置专业,优化教学过程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最主要的着力点。根据科技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分制和实施辅修专业的同时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制定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计划,打破了传统课程设置,将课程结构调整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训练课”新课程体系,加大实训力度,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各专业制定了实践训练计划和课程大纲,编写了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并积极吸收适合生产实际的新技术新成果,坚持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摆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到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达100%,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学时数40%以上。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实行分级、分层教学方式,对专业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校内实训基地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方式,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实习操作、现场实地观摩的方式,突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在学院设立的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进行的技术等级考核,使学生持毕业证、职业资格鉴定证“双证”走上工作岗位,有效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效接轨。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电力技术进步和企业人才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现有资源和行业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设置专业,现学院已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门院级精品课程,形成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2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骨干,“供用电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较全面地涵盖了目前电力行业岗位,满足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生力军。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积极构建双师素质队伍。学院有计划地推行教师轮岗制度,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仿真室、实验实训室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考评员、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与认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并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24名高层管理人员为名誉教授,聘请62名企业技术人员为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聘请60名企业生产一线人员为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鼓励教师参加校、省和国家组织的各项职业技能比赛和课件比赛,学院教师已连续两届荣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术教育电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现学院189名专任教师中154人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10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满足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生力军。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积极构建双师素质队伍。
学院有计划地推行教师轮岗制度,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仿真室、实验实训室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考评员、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与认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并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24名高层管理人员为名誉教授,聘请62名企业技术人员为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聘请60名企业生产一线人员为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鼓励教师参加校、省和国家组织的各项职业技能比赛和课件比赛,学院教师已连续两届荣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术教育电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现学院189名专任教师中154人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10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满足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学院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在突出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把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涵盖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创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组织体系,全方位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强、业务水平高、爱岗敬业、具有协作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制定出台了《企校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章程》、《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设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长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保障机制,产学研合作步入了规范运行,良性发展的轨道。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深受企业员工和学生喜爱的培训方式,并在统招、委托培养、定期培训传统办学模式上,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毕业学期集中进行职业训练,岗位实习的“2.5+
由学院提供技术指导训练的哈尔滨电业局代表队在“全国电力行业变电运行竞赛”荣获团
体第一名并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工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和三等奖佳绩;学院指导训练的黑龙江代表队在“全国电力行业大机组运行竞赛”中取得了200MW火电机组锅炉专业第二名、电气专业第三名的良好成绩。办学50年来,学院为哈尔滨电业局、大庆电业局、北安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鸡西发电有限公司、穆棱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集团造纸厂等企业提供技术培训累计1.1万余人,在新农村战略农网改造工程中培训农村基层电工500余人次,为行业职工技能鉴定达4700余人次,向社会输送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累计3万余人,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学院在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人才培训中心”。学院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和企业人员联合编写教材,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其中《电气安全》课程的改革及《电气工程图阅读实训》课程的开发,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采纳企业合理化建议,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加强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力度,极大地促进了学院专业建设。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1篇,出版教材48部、讲义64部,承担科研项目26项,学院与大唐鸡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125MW火电机组仿真系统》获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培训研究成果一等奖。与哈尔滨电业局哈东变电所合作开发《变电所运行多媒体仿真培训系统》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调节系统》远程教学课件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采用,并荣获省电力有限公司教育培训研究成果二等奖。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宗旨,依托企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取得显著效果,呈现出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方互利的喜人景象。
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五十年的砥砺耕耘,与电力企业心手相牵的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正以自己日渐厚重的肩膀承载起社会和企业的企盼,承载起电力建设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今后学院将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开放度,更好实现校企联合,实现产、学、研结合,努力把学院办成电力行业需要、人民满意的精品职业技术学院,用责任去书写电力高职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安防之家专注于各种家居的安防,监控,防盗,安防监控,安防器材,安防设备的新闻资讯和O2O电商导购服务,敬请登陆安防之家:http://anfang.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