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缺陷管理 模式 探讨InvestigationontheModeofDefectManagementforElectricPowerEquipment1 引言设备缺陷,根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缺陷形式,有紧急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之分。以往的管理模式是缺陷管理人员接到缺陷通知后,择时安排处理,每月向局有关部门上报消缺报表。那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缺点是缺陷处理及缺陷管理的随意性大、分散性大。由于电网的发展和两网改造的不断深入,消缺的及时性和彻底性将更显重要,通过多年来缺陷管理模式的摸索,认为要使设备缺陷能更快速、有效地得到彻底处理,就必须设置一种微机化闭环管理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以更周密、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对缺陷实施有效的管理。2 缺陷管理的组织结构2.1 缺陷管理流程图
电网能安全运行的关键是要有健康的设备,设备健康除了有电气试验、带电测试及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外,加强缺陷管理,提高检修、消缺质量也是重要的一环,我厂设备的缺陷管理按图1的管理流程进行。图1 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图2.2 缺陷管理流程图说明
缺陷管理流程主要由缺陷的汇报、缺陷的分类、技术专责对缺陷的签审与会审、缺陷处理的安排、缺陷的处理和缺陷处理情况的汇总统计等组成。
(1)缺陷的汇报。运行人员在设备巡视或仪器、仪表的查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将缺陷部位、缺陷情况等按缺陷数据库中的格式要求如实输入计算机,送发到变电工区,如果情况紧急则立即电话汇报调度部门,由调度直接电话通知缺陷处理部门组织消缺,同时将缺陷情况输入电脑。送发到变电工区的缺陷在规定时间内经工区主管签审意见后送发到局生产科。
(2)缺陷的分类。局生产科是设备的主管部门,收到经变电工区签审的缺陷通知后,对缺陷按轻重缓急及设备情况进行缺陷等级的分类后送发到缺陷处理部门。这种方式可以克服由于运行部门、检修部门对设备缺陷的严重性的分析判断的差异而导致缺陷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彻底、及时消除的弊端。电脑中能根据缺陷的分类等级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其缺陷内容。
(3)缺陷的签审与会审。修试厂缺陷管理人员接到缺陷通知后,将缺陷划分不同的专业送发各技术专职,进一步了解设备缺陷情况并进行缺陷处理意见及建议的签审。
(4)缺陷处理的安排。修试厂接到紧急缺陷通知,则立即组织进行消缺,对其它缺陷则根据相关技术专职的签审意见和生产计划安排处理日期,缺陷管理人员确定计划处理日期后即进入检修计划及周生产计划。
(5)缺陷的处理。各相关班组在接到缺陷通知后,根据检修计划或周生产计划及由技术专职签审的“缺陷处理通知单”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备品备件的准备及缺陷的处理。现场缺陷处理工作结束后与运行值班人员共同验收,缺陷处理的主要班组及配合班组分别填写缺陷的部位、缺陷产生的原因、缺陷处理情况、遗留问题等事项的“缺陷处理回执”反馈给技术专职,由主要班组的技术专职作消缺认定。
(6)缺陷的统计汇总。修试厂设备缺陷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值班人员发现的经生产科主管进行设备缺陷分类后送发到修试厂的缺陷;另一部分是变电所设备年度检修、技改或新增设备时发现的缺陷,这部分缺陷由相关的专业班组将缺陷情况输入计算机,已填写处理回执的缺陷发送到相关的技术专职作消缺认定,未填写处理回执的缺陷则进入修试厂缺陷管理专职另作安排。在缺陷数据库中,可进行消缺情况汇总、未消缺陷汇总,可以方便、快捷、完整地统计任一时段下任一专业、设备、变电所等的分类消缺率,缺陷管理人员可以从这些统计数据、汇总中对缺陷的产生原因、缺陷的责任班组及责任人、备品备件的使用情况、缺陷的遗留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3 缺陷的综合管理3.1 技术专职对缺陷的签审与会审
设备缺陷送到修试厂后,先由技术专责对设备缺陷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签审,克服了由于运行、检修部门对设备缺陷了解的侧重面不同而造成收到缺陷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导致工作人员到现场后却无法处理的被动局面。各技术专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一些重大缺陷、某时段多发缺陷、需要几个专业的共同配合才能处理的缺陷的产生原因、处理方法等作具体的分析会审,各专业的处理意见相互协调,使缺陷以最佳的处理方案及时得到消除。
3.2 缺陷的全面管理
由于自然的原因、设备的老化以及突发性损坏,都可能产生缺陷,甚至还会扩大为系统电网的大范围停电事故。分析过去几年的缺陷情况,有近75%的缺陷需在设备停电状态或保护改信号状态下才能处理;通过对设备缺陷的全面综合管理,可以降低设备缺陷的发生率和减少缺陷处理的停电时间。在此管理模式中,不但有值班人员发现的,以运行设备所产生的故障现象来判断的缺陷;还有很重要的是年度检修、技改或新增设备时,由检修人员发现的更为隐蔽的缺陷,这些缺陷是运行设备的事故隐患所在,威胁更大。将这两部分缺陷作全面汇总,就能使设备缺陷资料更为全面,也为技术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况的分析提供更详实的资料。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全面分析,也为检修工作积累宝贵的信息资料,为应修设备提供重点检修项目,促使检修工作严格按照检修工艺对设备进行到位的检修来确保检修、消缺工作的工作质量。
3.3 缺陷的查询
在缺陷数据库中,可以快捷地对每座变电所、各类设备、每个专业、各个时段的缺陷等进行分类查询。利用计算机的闭环管理,彻底改变以往缺陷单邮寄方式的种种不便甚至丢失的状况,而有利于缺陷的及时汇报、处理、汇总,也彻底改变缺陷人工管理的繁杂的统计工作和一些查询工作。并且通过对设备缺陷进一步分门别类的统计、对同类设备缺陷的查询,从中发现设备缺陷的发展趋势。
3.4 缺陷的跟踪管理
在缺陷管理制度中对不同类别的设备缺陷的处理有不同的时间要求,那些到处理期限而未能处理的缺陷会有警示性标记。缺陷管理人员可直接在缺陷数据中查找带有警示性标记的缺陷,随时与缺陷处理部门进行联系,督促其尽快处理。在修试厂缺陷管理处,缺陷管理人员可以对收到的缺陷进行跟踪查询,对一些到期限未作处理或已处理而未填写处理回执的带有警示性标记的缺陷及时安排处理或督促有关专业班组完成相应的工作。在缺陷数据库中,还可以对任一缺陷进行跟踪查询,缺陷在哪级滞留则在此级显示红色标记,这就能非常清楚地在缺陷流程框图中查看缺陷所处环节,以便加强控制。4 缺陷管理的考核措施对运行部门的缺陷汇报,变电工区、局生产科等缺陷管理部门对缺陷处理意见的签发,缺陷处理部门对缺陷处理意见的安排及处理等应分别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对缺陷管理部门签发不及时或缺陷处理部门处理不及时而造成设备事故的要进行严格的经济考核;对于消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缺陷多次发生或扩大缺陷范围的要进行相应的经济考核,对消缺及时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特别的奖励。5 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闭环管理缺陷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缺陷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管理人员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缺陷的分析和消缺对策的研究上。为提高设备缺陷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可以设置一种缺陷规则库,由缺陷规则库对设备缺陷的可能产生原因和产生后果进行直接的分析判断。如果此管理系统与物资管理、工时定额管理、设备停复役申请管理、工作票管理等模块接口,还会使这一缺陷管理模式更经济、更具实效。朱月香(衢州电力局修试厂 衢州 324002)(收稿日期:199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