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三水厂110kV变电站位于美丽的湘江之畔,东临石峰山,毗邻湘江二桥,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担负着向该公司二、三水厂的供电任务。作为1999年株洲市重点工程,该工程于当年12月破土动工,2001年2月16日正式送电,总装机容量为32MVA,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是湖南省首家采用“六氟化硫组合电器”以及大量使用远程微机控制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功能的110kV室内变电站,亦是目前湖南省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安全稳定性最好的变电站之一。代表了省内变配电行业的最新成就。它的建成为株洲市70的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工程前期准备和设计阶段
自来水公司三水厂建成于1979年2月,当时随该工程配套有一个35kV室外常规变电站,总容量为16MVA,基本能够满足三水厂的生产需求。但因该站靠近我市重工业区,冶炼、化工近在眼前,浓烟滚滚、毒气扑鼻,各种有害气体微粒使该站设备受到很大的腐蚀。随着时间的流逝,该站设备的可靠性逐年下降,已无法确保安全供电。加上1991年8月,株洲电厂升压改造工程启动,株洲电业局发专函至自来水公司:“根据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的要求,城区将取消6kV和35kV电压供电系统,况且株洲电厂正在进行6kV和35kV系统的升压改造,请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尽快进行一、二、三水厂的电力系统升压改造工作”。因此,自来水公司内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后决定:立即进行三个水厂电力系统升压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会上明确了两条思路:1、二、三水厂相距不远,可将这两个水厂的电源系统合并为一个,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2、为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腐蚀,增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新变电站应建为室内变电站。
1993年3月,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委托株洲电业局电力设计科研院进行二、三水厂的电力系统升压改造可行性论证。
1993年12月,株洲电业局电力设计科研院向株洲市自来水公司提交《株洲市二、三水厂的供用电系统升压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1994年9月提出补充论证。对该工程的可行性以及过渡方案均作了详细论证,认为不仅可行而且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同年,株洲市经委批复同意进行“株洲市二、三水厂的供用电系统升压改造工程”。
1995年8月,湖南省电力厅正式批复通过《株洲市二、三水厂的供用电系统升压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5年11月,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与株洲电业局电力设计研究院签订“株洲市二、三水厂的供用电系统升压改造工程”设计合同。1996年8月,初步设计方案完成。1997年2月,该设计方案通过市建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会的评审,1997年8月,市建委正式批复同意执行。工程预计总投资人民币4000万元,其中110kV外线工程800万元,变电站及出线电缆工程3200万元。
1997年8月6日,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向市建委提交建设资金筹措报告。9月10日,建委邢承澍主任主持召开可有关协调会,9月16日,将协调会议结果报市政府,12月3日,黄自能副市长批复同意建设费用按产权由自来水与电业局分摊,电业局承担外部工程费用,自来水公司承担内部工程费用,工程建设资金得到基本落实。
三、工程施工阶段
1999年5月,株洲电业局科研设计院完成了设计图纸。同时“三水厂110kV变电站工程指挥部”成立,陈新年同志担任指挥长,张富有同志担任顾问,谢锦辉担任第一副指挥长,陈荣、陈子坤、朱以志、胡艾丰任副指挥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999年7月,工程指挥部组织电业局科研设计院设计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对设备制造厂进行考察。经过详细比较,决定110kV主设备采用绝缘性能极好且占地面积小的“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和具有“有载调压”功能的主变压器;保护控制系统采用具有“遥控、遥测、遥调、遥信”功能、能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的单片机系统。1999年10月,经过公开招投标,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分别与西安变压器厂、广州白云电器厂、上海华通开关厂、西安开元电力自动化公司签定设备制造供应合同。
1999年10月,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与湘科监理公司签定工程监理合同。
1999年11月,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与株洲市电业局大地建筑公司签定土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12月,土建工程正式动工。
2000年4月,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与株洲高新电业股份公司签定设备安装合同。
2000年9月,土建施工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
2001年2月,设备安装、交接试验、调试基本完成。
2001年2月13日,工程指挥部召集施工单位、设备制造厂家等进行了联合预验收,认为已达到送电要求。随后,地区电网调度进站检查送电前准备工作,认为可以按计划试送。
2001年2月16日,110kV变电站Ⅰ段试送电成功。随后,拆除35kV变电站Ⅱ段,进行6kV过渡工作,2月底,过渡工作完成;3月3日,110kV变电站Ⅱ段试送电成功。
四、工程试运行阶段
早在2000年8月,土建工程完工后,工程指挥部便抽调汤峥嵘、刘小军、杨铭军、许亮四位同志成立工作组,具体负责设备交接验收、建立规章制度以及值班员的培训工作,同时配合施工单位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至送电前,除竣工图纸尚未验收外,其他各项工作均准备就绪,有效保证了向试运行阶段的顺利过渡。
2001年2月16日,变电站110kVⅠ段试送电后,工作组便全面接手工作,并立即进行了72小时带负荷试验,随后,变电站110kVⅠ段即转入试运行阶段。3月7日,变电站110kVⅡ段亦顺利转入试运行阶段。全站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试运行期。
在试运行期间,变电站主要设备运行正常,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具体情况如下:
1、土建及接地防雷装置:
由于“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开关动作时震动较大,对土建工程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主建筑物采用“框架式“结构设计,达到抵抗7级地震的要求。在整个设备调试及试运行期间,主建筑经受了主开关多达500余次动作的考验,无论墙体地面,均未出现龟裂、剥落现象。
接地装置与土建同期施工,接地主网24根垂直接地体分别深埋于主建筑物24根基桩内,通过平行接地体与主建筑物钢筋架构多点焊接,使接地主网与主建筑物钢筋架构浑然一体,效果极佳。试运行期间,株洲市防雷办工作人员到站检测接地电阻,第一次取点得到的数据竟然为0,以至于防雷办的同志以为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后又连续取了几个点反复测量,结果仍然相同。
防雷装置主要由独立避雷针、避雷带、阀型避雷器构成。两根独立避雷针将整个变电站所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室外设备紧密保护起来,阀型避雷器则沿线路从高压到低压全方位纵深配置,有效防止了雷电侵害。
2、主设备运行情况:
主设备分两条进线、内桥式结构,两台主变压器实现“一主一备”方式运行。损耗低、运行平稳、设备维护量小、供电质量可靠。试运行一年,仅主变压器和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各发生了一次轻微泄漏,被值班员轻松解决。
3、自动化系统及计量装置
由于技术原因,自动化系统及计量装置在试运行前并未完全调试好,有一部分是需要送电后边运行边调试的。后经过工作组全体同志的努力,相继解决了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计量装置的匹配等问题,使自动化系统及计量装置得以按计划全部投入。经过试运行证明,自动化系统反应灵敏、动作可靠,在遭遇电网停电事故中,能自动切换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另外,在试运行期间,工作组的同志还完成了全套竣工图纸的绘制校对工作并建立了包括全部运行数据在内的档案管理体系,进一步确保了安全供电。
五、经验总结
1、严把工程质量关、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指挥部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程序开展工作。
从招投标到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自始至终注重工程质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全部工程委托湘科监理公司全程监理,其中土建工作还由市质监站监督;关键部分多方共同检查;在设备购置过程中,先考察,优选国内行业排名前列的厂家,然后,在纪检部门的参与下进行公开招标。通过这些措施,土建工程被评为优良,所购设备的质量过硬。
同时,从工程准备阶段开始,工程指挥部本着“高标准,低投入”的原则,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
依据法规,明晰产权,减少投资。在设计概算中,这项工程的外线和变电站全部由我公司投资建设。指挥部仔细查阅有关法规,依据湖南省《供电营业规定》第34条和47条,报请市政府协调,确定外线工程改由电力局负责投资建设,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因此减少投资约822万元;
主要设备自行招标采购,比概算节约560万元;
土建工程采取包干形式,比概算节约180万元(其中包括原材料价格降低的因素);
通过以上措施,全部工程费用仅占预计总费用的60,为2400万元。
2、科学分析、反复论证,保证新站老站安全过渡。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新变电站是在原35KV变电站的基础上建设,而在建设过程中35KV变电站又不能停止运行,指挥部派遣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并与电业局设计院多次探讨和实地考察,提出了一套安全可行的过渡方案。通过水厂方面的全力配合实施,既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又没有影响水厂的正常供水。
3、重视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完整的档案体系。
为了对变电站的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指挥部指定专人收集、整理有关的原始文件、技术资料。因此,变电站的筹建、施工、试运行的各类档案资料均系统、完整地保存,并妥善移交。为变电站今后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4、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重视工程进度的衔接。
工程一开始,指挥部便抽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很好的协调了各路参建单位的意见,最大限度的集中力量全力施工。并且,在进行设备安装的同时,便开始了值班员的培训工作,安排值班员进场交流学习,确保了工程进度的顺利衔接。工程试送电后,值班员便能全面接手,全站于72小时带负荷试验后,顺利转入试运行阶段,所有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六、工程的意义
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三水厂110kV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其作用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供水安全性的角度来讲,三水厂110kV变电站的建成,有效的提高了自来水公司二、三水厂的供水安全性,保障了株洲市70的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株洲市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始建于1959年,主要负责向城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而建于1979年的三水厂,则主要负责向我市的大中型企业提供生产用水。这两个水厂加起来,供水量占全市供水总量的70。很难想象,如果这两个水厂停止运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因此确保这两个水厂安全优质供水,一直是自来水公司的头等大事,它们的生产情况,也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水厂逐渐到了设备使用周期,大量的配电设备即将淘汰。设备的可靠性大大降低,拒动、误动事故时有发生,对承担在其肩上的重任已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一座全新的、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变电站,对株洲市的千家万户能否正常用水具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