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原因分析:
    1、缺少长期、系统的工作规划:在电力企业中虽然管理者与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凸显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具体工作过于盲目。使得培训工作实施处于东鳞西爪的零散状态。随着生产工作中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穷于应付,首尾难顾。经常出现在这方面的培训刚刚起步不久又转移了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如此蜻蜓点水,广种薄收,效果自然不明显。还有些企业想通过一次培训就在根本上提高职工安全意思,大幅度增强职工安全工作能力。而事实上,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是经过长期形成的,不通过系统,长期的教育是不可能短时间改变的。
    2、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由于受到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与影响,有些企业出现工作上不求实效,漂浮,松垮的形式主义作风,在这种不良风气作用下基层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自然也深受影响。有的单位在安全活动中,只把有关资料泛泛地读一遍再编造一些发言记录了之;有的单位在《安规》考试中作弊成风,甚至开卷“有益”......这样一来,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佳,甚至造成削弱安全管理的负面作用。
    3、培训内容、形式与生产实践脱节:安全教育培训的理想效果应该是学以致用,用之有效。而目前多数企业的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形式仍然仅限于针对相关电力法规、文件通报和电力知识技能的书面式培训。多年一贯制的形式内容早已变得苍白无力,而且在现场操作中难于生成有机的联系。使得教育培训的内容与生产实践分而置之相互割裂。职工对这样的教育培训感到枯燥、单调。反映麻木,厌倦。起不到应有的教育警示作用。
    4、对培训对象的需求没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为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面职工的安全意思和工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意思和业务基础的不同。接受相同的教育培训之后其认识接受能力也不相同。由于电力企业在具体工作中总是由几人或十几人分组工作,少数职工的安全素质低下将对整组工作质量有较大影响,“木桶效应”较为突出。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既要掌握集体培训的总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因人施教的特点,采取灵活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策略。
    二、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对策:
    1、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管理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各单位应针对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具体操作中,各阶段的培训工作要做到有机地结合。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易实施、能考核。要对安全教育工作加以综合测试与考核评价。测试与评价既要考虑安全教育的实际工作量,更要根据职工接受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在具体实践中对教育计划不断进行完善补充,使教育培训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2、建立安全教育考核约束机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象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建立健全一套严格的考核约束制度加以保证。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中要从严从细,贯彻始终。不能只看表面记录和分数。要注重过程,注重实效,注重教育培训在具体生产中的实际效用。进行由表及里的质量跟踪。同时要做好基层单位的反形式主义工作。发现形式主义及时开展批评,尽快予以纠正,不搞主观随意性。培养扎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去除虚浮、松散的不良习气,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传统。
    3、加大教育内容更新与传播手段更新的投入:
    (1)、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要保证安全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热情与兴趣。因此,简单、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就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多变与新颖。例如:开展典型案例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对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也可以集体观看录象资料,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请有关人员做现场报告或有组织地深入事故现场实地参观。
    (2)、充分开发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发与使用各种计算机事故预想与处理仿真系统开展事故演练培训与技术讲解,以逼真的形式加强安全教育效果。并与现场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职工防范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为职工的安全意思,技术与生产实践之间架起一坐理性的桥梁。
    4、建立教育反馈作用机制:经过对职工相同的集体培训后,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建立教育反馈作用机制就是用于及时准确的掌握教育具体效果以及巩固以往教学的成果。及时纠正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错误与偏差。同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整体教育计划进行修补与完善。针对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主题和培训形式或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进行有的放矢的因人而教。这样既可提高培训者的主动性又可有效的遏制整体培训中学而无实的形式主义现象。
    安全教育培训是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只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培训与开发就能够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思和不技能。为保证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